财政专家深入讨论“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问题
时间:2019-05-172019年5月1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举办“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圆桌论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文宗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杨志勇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聂辉华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林光彬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王文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中山大学历史系刘志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何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刘晓路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马光荣副教授等多位专家受邀参加,围绕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问题进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吕冰洋教授主持论坛。
吕冰洋教授首先指出,本次圆桌论坛的讨论主题包含以下多层含义,例如减税降费背景下如何讲究财政平衡、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的差别、国有企业的演变过程和变迁逻辑、国有企业的财政支持作用、国有企业与国家能力建设的关系等。他希望借此平台,各位专家可以畅所欲言,进行思想的多角度碰撞。
接下来,各位专家针对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问题依次发言。
文宗瑜研究员围绕“国有企业转型及政府资产负债表或国家资产负债表弥补”展开说明。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国有企业对政府预算收入的贡献及趋势,分析了“四本预算”贡献率的差异;第二,从做大国有企业规模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转变,以及国企混改要充分考虑平等贸易原则和竞争中性的要求;第三,由于经济中长期缓慢下行导致的“两个支出缺口”,需要政府资产负债表或国家资产负债表弥补,实行国有资本价值预算,通过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提高国有资产资本化率。
杨志勇研究员从财政的范畴出发,他认为财政的含义应考虑政府各项经济活动,例如政府基金、政府预算、税收和非税收入、国有企业等。他还举例养老金问题、财政科持续性问题等现实,结合财政学科史的发展,说明老一代财政学者曾提出国有企业财政、双元财政论等观点,对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有深入研究,新一代财政学者应继承这个传统。
聂辉华教授主要就“竞争中性和国有企业财政的问题”展开论述。他首先解释了OECD提出的投资回报、所有制形式、税收中性等竞争中性的观点,并结合当前外方对国有企业的多项关注点,指出当前存在问题是国有企业的定位不清。他认为国有企业要做到竞争中性,可以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模式,成为纯粹的财务投资者。
林光彬教授首先从国家治理方式谈起,分析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关系的演进历史,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相互作用下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地,他拓展了我国财政和西方财政职能的差异,以及直接税和间接税等多样的财政手段和治理方式。
王文素教授以春秋时管子和桓公的对话展开国有企业的起源历史,她指出最早的国有企业目的在于取得财政收入的同时不引起百姓反对。继而,通过论述以利润全额上缴、国家统收统支为特点的国营企业,转变为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特点的国有企业的过程,她认为应回归国家企业建立的初衷,即满足财政需要和满足调控需要。
何平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具体包括:第一,通过举例《管子》中以商人的技术来实现国家的目标,分析传统智慧所带来的启示;第二,分析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的关系;第三,他认为在对接西方的同时,也需要思考是否制度安排合理。
刘瑞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多重困局下的国有企业改革”。他从国有企业的目标出发,分析国有企业当前的问题包括效率依然较低、整体绩效下降、国企内部存在两极分化,以及隐性补贴的拖累效应。并且,他认为目前混改和分类的改革思路不能解决问题,应承认国有企业的国民福利属性,通过去亏损去补贴去垄断、降国有比重、补国库资金的方法进行国企改革。
刘晓路副教授从如何界定国家出发,以威尼斯为例讲述欧洲现代国有企业的起源。他认为国有企业具备三项职能,分别是经济职能、战争职能和统治职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特定目标需要采取特定的制度组织,并且他指出国有企业的经营好坏和存续与否不能混为一谈。
马光荣副教授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展开论述。他通过各个时期国企利润上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变化,说明国企存在上缴率还未达到目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公共财政的比例仍然不高,以及强制分红制度等问题。
刘志伟教授以明清的历史作对照,他认为明清的财政收支属于狭义的财政概念,侧重于当时权贵的私人收支,并且当时所谓的国有企业多是皇商经营,与现代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有所区别。
最后,吕冰洋教授总结发言,他再次对各位专家与会表示感谢。同时,他认为可以根据历史或者现实,凝练出财政目标、约束条件和均衡条件,通过模型来反映国有企业和国家财政的关系,以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责任编辑:詹静楠 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