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从政府预算报告看积极财政政策
时间:2020-05-262020年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成功举办了“从政府预算报告看积极财政政策”线上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联合举办,由财税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荣教授主持。论坛邀请到来自政府部门、高校、智库等各领域的专家,多角度探讨2020年中国在疫情重大冲击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有为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发表了题为“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我国财政赤字问题”的主题演讲,按照“减税问题即赤字问题”、“赤字问题即债务问题”、“债务问题即货币问题”对当下财政问题进行梳理。朱青教授回顾中国税制改革,指出“减税减收、支出刚性”的结构性问题,阐述近年来我国政府收支缺口不断扩大、赤字连年积增、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结合当下疫情冲击与各国政府出台刺激政策,对赤字货币化问题发表观点。
北京大学财政系主任刘怡围绕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协调配合展开分析。刘怡教授认为财政和金融是互相交织的,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总量,财政支持下的新型货币政策需要财政贴息等方式实现政策目标,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仍有缺位,财政与金融间的“连裆裤”问题未彻底解决。刘怡教授提出,可以成立一个更高层级的国务院机构统筹协调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确保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协调配合。关于赤字问题,刘怡教授表示讨论赤字规模固然重要,但更应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娄洪对“专项债项目如何提质增效”的问题进行解剖。他指出地方专项债应当更加注重项目管理,特别是县级专项债管理的建设,选准、选好项目,避免零打碎敲,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收益,实现专项债投资的预期目标。他还提出需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评级工作,客观认识项目收益,提高信息透明度,更好发挥市场力量,以期政府服务成为未来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后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就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热点问题提出三个观点。第一,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既要有力度又要考虑可持续性,未来可以更加灵活,应时应势而变。第二,赤字货币化不等于财政透支,债务利率市场化仍待完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解释力不足,仍需理论创新。第三,政策落实是改革实现的重要一环,只有保证政策稳步落地,才能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发表了题为“从‘短期救助’到‘中长期恢复’的财政政策选择”的主旨发言。通过比对15个国家应对疫情出台的救助计划及多种政策工具,认为中国的财政刺激政策规模相对节制,且负债资金直达市县级政府,政策发力可持续性更强。
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发表了题为“从预算报告看基层‘三保’压力解困”的主旨发言。认为地方政府表外支出多有刚性,地方财政负增长呈现常态,一般预算收入占比下滑,收入质量持续下降,县级政府“三保”的财政支付能力面临挑战。应对新冠疫情,认为需借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优化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同时结合顶层设计,妥善处理垂直管理,实现多级政府间的有效治理,推进各类民生社会事业改革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财政供养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更好发挥地方基层政府的积极性。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吕冰洋发表了题为“发展目标与财政协调”的主旨发言。认为今年虽然不预设GDP增长目标,但是仍存在其他约束性的目标,如减贫和保就业等。为更好实现发展目标,应重视财政改革进程,财政改革的滞后会降低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郭庆旺作总结发言,再次感谢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与和分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提及明确的增长目标,但是可以从其他目标中倒推出来。针对疫情下的积极财政政策,要特别关注两点:第一,明确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需要解决减税减收和有为增支的矛盾。第二,找准积极财政政策的角度,理清“六稳”、“六保”中各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其中,对灾害性失业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保就业、稳就业”政策目标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