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通知

通知 首页/ 通知/

【财税论坛】2017年第七期(总第135期)

时间:2017-05-24

题目:政策支持、特征差异与高校招生质量:来自中国省部共建工程的“准自然实验”

时间: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12:00–13:30

地点:明德主楼714

报告人:刘瑞明

摘要:为了构建高质量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往往出台各类支持计划对于高等学校给予各类支持。这些支持计划对于高等学校的招生质量提升有作用吗?本文首次以“省部共建”的“准自然实验”为切入点,利用中国2005-2013年1665所高等院校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分析政府对高校扶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第一,“省部共建”政策总体对高校的招生质量提升有显著效果,但是,这一效果更可能是通过“信号显示机制”而非“教育质量提升效应”来实现;第二,“省部共建”政策对于高校的质量提升具有先增后减的规律,但是持续时间有限,而且,该政策对于“外省”和“本省”招生质量呈现出迥然相异的效果。第三,“省部共建”政策具有鲜明的差异化效果,政策的有效性在不同特征的高校呈现出显著的差别。(1)隶属主体的差异导致政策实施的差异。对于“部属”高校,“省部共建”能够很好地推动高校的招生质量;但是对于“省属”的高校,这一效果并不显著。(2)“省部共建”政策对于不同类别的高校呈现出“极化效应”,“省部共建”政策对于985高校的推动作用最大,对于211高校的作用次之,但是对于非211高校,“省部共建”具有“诅咒效应”,不仅没有提升高校招生质量,而且有显著的负面作用。(3)“省部共建”的政策依赖于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政策利用效果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特别是,对于中西部的省属高校,“省部共建”的诅咒效应非常明显。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本文的分析不仅对于未来实施“省部共建”提供了启示,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高校提振计划的一般性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人简介: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近年来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等杂志发表三十余篇文章,担任《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十余家杂志的匿名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项目。曾获得“第六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首届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等学术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