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本文作者:
杨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大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中国人口在快速老龄化, 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02年为7.08%,超过一般认为的7%的标准,成为老龄化国家。从此,这一指标持续提高,2019年达到11.47%,2035年人口老龄化将达到更高的水平,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可能占到四分之一。
人口老龄化是预期寿命延长和总和生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政策让总和生育率持续下降,近年来,二孩政策放开,但总和生育率距离人口正常更替水平的2.1仍有较大的差距,人口老龄化压力仍然很大。在这样条件下,养老保障无论如何都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样的养老保障模式,从根本上说都是年轻人在赡养老年人,是工作中的人在赡养年迈的没工作的人(形式上可能看到的是老人付费,但所购买的商品赫尔服务只能来自正在工作的人)。
中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表面上看,养老保险基金每年均有结余,但结余是建立在大量的财政补贴的基础之上的,每年的财政补贴金额远多于每年的结余额。长此以往,财政补贴将持续增加,在财政支出中占比将持续提高,其结果是财政支出负担加重,一旦财政补贴不能充分到位,养老保险基金就难以为继。因此,要让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就必须为养老保险基金寻找更多的可替代收入来源。
众所周知,中国建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保障的水平取决于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只有规模足够大,才有实力做好保障工作。这是近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方式扩大社保基金规模的原因。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2017年11月,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先定为10%。比例在确定时考虑到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需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轨时期因企业职工享受视同缴费年限政策,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这个缺口问题如果不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为继。因此,划转10%的国有资本,可以理解为当前最迫切的需要。根据《方案》,未来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划转的比例可再做研究。
中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简单地说,工资就是零花钱,不包括养老保障所需的支出,低工资对应的高利润,一方面让国有企业更加壮大,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将因此多集中的利润投资兴建新的企业。这样,国有资本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具有养老保障功能的资金转化过来的,划拨部分国有资本给社保基金,恢复的是资金的本来性质。另外,国有资本本来就是全国人民的资本,理应让全国人民分享红利,这样,划拨国有资本用于解决全国人民所面对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有充分的理由。
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的划拨,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实力大为增强。无论未来采取什么方式,这部分国有资本都将在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