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财政转型与国家治理—“财政与国家治理”高端云讲堂系列第1期成功举办
时间:2020-09-152020年9月12日,“财政与国家治理”高端云讲堂系列第1期讲座成功举办。“财政与国家治理”高端云讲堂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该系列云讲堂分为五大板块:财政历史学、财政经济学、国家预算、财政社会学以及财政实践,各版块分步展开,旨在办成一个开放式、跨学科研究财政问题的思想传播平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财税史研究中心协办“财政历史学”系列讲座。
第1期讲座主题是“明清转型与国家财政治理能力”,由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陈锋教授主讲,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史研究所所长王文素教授主持,讲座以腾讯会议加线上直播的方式吸引了多领域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陈锋教授首先通过解释“转型”、“变革”、“财政”三大专用术语在历史学界的来源与引用问题,重点强调了历史研究用语的标准性,认为财政用语变化也与财政转型存在关系,须谨慎对待。以此为引言,陈教授依次介绍了四部分内容:一是从银两统计制度的确立到银元规范货币的运行;二是从传统的钱粮奏销到新式预算的实行;三是从起运存留的划分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形成;四是财政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的变化与财政治理能力的体现。
关于银两统计制度,陈教授强调,明清货币变革在财政意义上的关键之处在于“统计银两化”,“统计银两化”关键体现为在赋税征收和支出系统中开始采用银两统计,而不在于白银在市场上的流通。岁入、岁出、征税属于三个标准,银两是“称量”货币,更多体现着国家财政的统计标准尺度,而铜钱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极大,两者间存在货币规范化与折算的问题。
关于财政预算问题,陈教授认为,晚清预算的实施意味着传统奏销制度的终结,是传统财政转型的重要标志。清末预算从立宪的酝酿、实施,到财政机构的重新设置,从财政事项的调查,到财政预算的编制,都具有明显的近代化色彩,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晚清预算与人民大众对财政收支的知晓存在极大关系;另一方面,传统奏销本质上以“量入为出”为原则,而新式预算是以“量出制入”为原则。
在地方财政的形成上,陈教授认为,从明清时期传统起运存留比例划分到晚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初步形成,是由传统财政向近现代财政转型的历史过程,其间有四个界标需要注意:一是厘金的开征,二是咸丰之后财权的下移,三是光绪年间杂税杂捐的普遍化,四是央地财政划分的制度化与法理化。陈教授认为,晚清地方财政的形成是自下而上催生的,清末地方财政只是基本形成,其延续还需与民国史结合研究。
财政政策与国家治理能力方面,陈教授讲到,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简单概括为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事实,在研究政策史时应结合实际运行进行考察;二是非常时期财政政策变动更能展现国家财政的治理能力;三是晚清时期的财政理念与政策导向非常之多。
主讲结束后,王文素教授进行了简短总结与点评。王教授高度评价了陈锋教授关于明清时期财政三大转型的概括,这对思考中国传统财政与国家治理关系、总结历史经验得失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最后,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就近现代货币政策、晚清地方用款清理、清朝纸币使用、地方留存经费、预算管理、计量标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至此,“财政与国家治理”高端云讲堂第1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