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家深入讨论“2019年两会·财政预算与财税政策”
2019年3月2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李燕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明副教授四位专家受邀参加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财税圆桌论坛第1期,围绕2019年两会关于财政预算与财税政策问题进行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首席教授朱青,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郭庆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并先后发言。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荣主持论坛。
郭庆旺教授指出,解读2019年两会中关于财政预算与财税政策的相关内容,是把握政策导向和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举措。同时,他希望以本次财税圆桌论坛为契机,搭建财政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进一步推动财政学学科建设。
汪德华研究员提出减税降费需直面结构性矛盾。他从“2019年减税降费2万亿左右”的提法出发,通过数据分析了2008年首提结构性减税以来减税降费的实际政策成效,并且就减税之后如何增支的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
李燕教授深入解读了预算报告的政策内涵。她认为预算报告反映了先政策后支出的原则,体现“钱随事走”的政策思路,当前的预算审查重点也逐步由预算平衡、赤字规模转向了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最后,她指出2019年的收支政策主要涵盖八大方面共22项具体政策,体现了加力、提效的积极财政政策。
徐奇渊研究员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关系。他从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发,以民企和央企的信用利差为例,探讨了去产能和去杠杆政策目标下两者的政策空间和宽松程度。
朱青教授提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四大问题,分别是收入分配不公、企业成本提高、债务负担上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他分析了增值税降税率对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并阐述了当前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李明副教授提出以减税降费倒逼预算绩效管理的观点,以近两年的财政政策部署为切入点,分析相关政策对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他认为当前减税降费的取向暂时不会改变,从而会倒逼预算管理改革。
郭庆旺教授提出了关于当前预算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具体包括减税降费目标的法治化;减税降费与支出刚性之间的矛盾;社保费负担较重的解决办法;加强预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总结发言。她希望学术界财政领域专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财政体制改革,探索如何建立税式支出制度、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政府综合政务报告、推动政府债务管理立法、完善税收征管等政策手段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