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季:统筹促进企业复元与财政可持续,以最小的财政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时间:2021-03-12梁季研究员首先解释“为什么要讲财政可持续”。经过多年的减税降费,财政可持续问题日益严峻,2020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降到15.2%,这是自1994年以来的最低点。
然后梁季研究员又解释了为什么仍需要减税。从今年经济形势来看,整个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企业复工复产还没复元,尤其是小微企业还需要再扶持一把,仍需要减税减负。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谈到,“要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
一方面财政可持续面临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要减税,二者如何平衡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从几年减税政策具体政策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继续制度性减税政策、新增结构性减税。通过继续制度性减税政策确保政策享受面不变,通过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对冲部分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去年实施的减负力度大、企业获得感好的社保降费政策今年报告中并没有提及。
综合继续执行的老政策和新增加的政策来看,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直指小微企业。这种减税性政策安排或可以非常好地平衡助企业复元和财政减收压力的关系,也就是以“最小的财政减收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就政策惠及度而言,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政策覆盖了5000多万的纳税人,也就是说90%的纳税人都在享受这个政策,覆盖面非常广,与“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目标一致,所以去年政策继续执行可以确保绝大多数市场主体受益,再加上今年新出台的针对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和所得税的减半征收,可以保证微型市场主体的“微”税负。这样,减税政策既有面上的广覆盖,又有点的大力度,政策效果比较好,微观主体的客观减负程度和主观感受都会很好。
另一方面,尽管政策覆盖面这么大,对微型市场主体减负力度那么大,但财政减收压力并不大。从目前能获取的最新数据来看,2018年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税款为6088亿元,占全部增值税收入的比重为10%,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3.6%。2018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92亿元,占全部个人所得税收入的比重为8.5%,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0.5%。因此,无论是继续延续的增值税优惠还是新出台的减税政策,均不会造成大规模财政减税,财政减收压力小,财政可持续问题不会因减税政策而继续恶化。
此外,梁季研究员还提到今年“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新政策,她认为该政策可能实施办法会比较复杂。总的来说,今年的减税政策是在收口,在淡出,在转弯,但不急。
减税降费给地方财政收支矛盾问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地方政府收入如何筹措成为很大问题。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转让国有企业股权的现象,从国企上找出路,增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调用等或成为地方政府应急之策,值得关注。总体而言,梁季研究员相信地方政府有缓解问题的能力,但地方财政运行困难需引起重视,并寻求制度性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