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新闻

新闻 首页/ 新闻/

《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政政策》报告发布 解读2024年“国家账本”

时间:2024-03-09

2024年3月8日,中国财政政策论坛2024年第2期(总第10期)——“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政政策”报告发布及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马光荣教授会上发布《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政政策》报告。西南财经大学地方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刘蓉教授,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院长王振宇教授,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石绍宾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李明教授受邀参会,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围绕2024年政府预算报告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我国2024年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方向。



报告发布环节。马光荣教授对预算报告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幅度与方式、如何理解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从预算报告中前瞻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方向三方面进行解读。首先,财政政策的加力幅度体现在举债或赤字的规模和财政支出强度两个维度。在举债规模上,今年财政政策的加力幅度主要体现在万亿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在支出强度上,今年更多强调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稳定财政收入的增长,加上举债和赤字规模的提升,财政支出强度有明显的上升。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今年的财政政策确实在适度加力。第二,理解今年的财政政策分为三点:其一,理解今年财政政策基本特点“稳税、增债、扩支出”的组合。从财政可持续性上来看,稳税可以阻止政府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增债和扩支出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其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适度适中。积极财政政策适度适中有利于扩大内需,兼顾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实现财政可持续性的要求。其三,理解新增超长期的万亿特别国债。万亿特别国债五个特点是规模大、超长期、用途明确、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明确是中央自借自还。以上特点有助于通过中央加杠杆来化解地方政府的收支矛盾和债务风险,增加今后财政政策的空间,降低政府总举债成本,进而推动财政支出政策的提质增效。第三,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财税体制,税收、预算体制和债务均需推进相应的改革。因此,需完善增值税制度、推进财政资源统筹,提高预算管理的完整性、落实落细前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建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长效机制。

专家讨论环节。刘蓉教授提出“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的观点,指出今年的财政政策具有收支稳健、优化央地债务结构、加强财政统筹能力、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特点。她指出,在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础上,需坚持预算过紧日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财政汲取能力,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人大和中央人大的预算审查工作,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解决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

王振宇教授从预算报告的角度出发,看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一是要将“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作为财政工作的优先位置。二是进行责任划分,视为多级政府间的共同财政责任,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三是完成预算的足额安排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四是建立预警监测应急处置以及严肃问责制度。基层三保的问题在于隐性债务、隐性供养人员、隐性福利、隐性招商引资政策兑现等构成了地方财政的刚性支出。在实践层面上,基层“三保”口径不一,标准不标,上级认定的保障标准和范围到了下级执行困难。地方财政是弱平衡,面临多重压力,多层约束,财政风险不断积累。他认为可以实施修复地方财政生态,强化省级政府辖区责任,解决央地协同问题,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梁中华博士指出,中国短期经济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政策端积极发力。他认为中国经济优势在生产端,需解决需求端问题。因此在财政收支结构上,需重点优化支出端,在收入端进行减税降费,稳步化解债务问题。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充足空间,但是需进行结构调整。

石绍宾教授指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密切相关的是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主要载体在产业。因此,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需要两个举措: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传统产业补短板,对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推动布局新兴未来产业;二是支持科教兴国和教育科技的支持,支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李明教授从积极财政政策内涵分析未来工作着力的方向。近年财政政策突出的变化是在加力同时强调提效,因此未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向主要为五个方面:一是预算资源统筹问题,二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绩效管理上,三是重构预算治理体系,四是支出结构转型问题,五是转移支付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