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新闻

新闻 首页/ 新闻/

《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报告发布 与会专家共同探讨

时间:2024-04-23

2024年4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和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论坛2024年第3期(总第11期)——“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在线上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主任贾俊雪教授发布《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理论内涵、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尹恒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收研究所所长任强教授,广东省财政学会许航敏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刘勇政教授四位专家作为本次论坛的研讨嘉宾参会。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吕冰洋教授主持。

报告发布环节,贾俊雪教授从理论内涵、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三个方面对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内涵方面,报告展示了现代财政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并从问题提出、典型事实、分析框架和理论观点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财政理论体系框架。在基本原则方面,报告提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几点:一是通过财政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二是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三是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兼顾社会公平;四是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五是充分调动地方和中央的两个积极性。在总体思路方面,报告指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要确立最优、可持续分权模式,实现收支责任更匹配的分权格局。具体而言,一是适当上移事权,规范中央地方共同事权,构建权责匹配的支出划分体系;二是适当下放财权,加强地方主体税种建设,构建激励相容的收入划分体系;三是合理控制转移支付规模,优化结构资金配置方式,构建趋于均衡的转移支付体系。

专家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尹恒教授从紧迫性、艰巨性和阶段性目标三个方面探讨了对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和土地财政对高质量发展形成阻碍,带来了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急迫性。理顺央地财政关系这一历史问题使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艰巨性特点。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具有阶段性特征,本轮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可预期性和稳定性。

任强教授探讨了财政体制改革中收入端、支出端和转移支付端的特点,横向比较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处理方式,并建议在财政收入组合中增加地方自主元素,在地方财政运行模式中探索灵活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体制改革。

许航敏秘书长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三点看法,一是理论上对财政体制内涵与本质的认识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二是实践上以资金分配为核心的财政体制运行是诸多财政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三是方向上构建系统完备的财政体制框架与有效运行机制是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刘勇政教授认为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是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所形成的现行财政体制框架基础上进行的延展性改革,目的是解决现行财政体制面临的问题。他指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仍在收入端,并从税收分成、房地产税改革、消费税征管、土地财政和地方税收优惠规范化等方面讨论了财政收入端如何改革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