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 释放发展潜能
时间:2019-05-29以“落实减税降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28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正在进行之中。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中国税务学会理事、第八届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斌研究员,请他谈谈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记者:您认为落实减税降费,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张斌: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了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基本判断,明确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的要求。在2018年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约1.3万亿元规模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的部署。可以看出这次减税降费的力度空前,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难点和痛点,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就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发展潜能的重大举措。
记者:您认为落实减税降费对实体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张斌: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第一,实体经济是重点减税对象。增值税是一个间接税,是附加在日常各类消费上的税种。作为中国第一大主体税种,近年来,增值税收入占全国总税收比重四成左右。直接降低增值税税率,减税效果立竿见影。在增值税现有的三档税率中,重点将制造业等行业原先适用16%的税率降至13%,还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税率从10%降至9%,可以看出这次减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发展上。这是继2018年降低增值税税率之后,再次将减税重点锁定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实体经济上。
第二,鼓励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促进发展动能的转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在促进就业和创新方面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鼓励创新创业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您认为落实减税降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什么意义?
张斌:近年来,减税降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等方面意义深远,同时在拉动国内消费、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促进国内消费。一方面来说,降低增值税税率,商品价格下降与否,取决于企业定价机制。如果产品含税价格保持不变,企业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也可以用来涨工资、加大研发投入、增加投资等;对于竞争相对充分的行业,降低增值税税率会带来产品含税价格的下降,消费者会受益。另一方面,这次减税降费涉及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企业社保缴费等方面,力度大、覆盖面广,具有显著的普惠性特征。而且,为了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在降低增值税税率的同时,还采取了增加抵扣项目、加计扣除等配套措施。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减税降费能够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对稳预期、稳投资、稳就业直接发挥作用。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企业税费负担的减轻为下调销售价格提供了空间,企业减税降费的红利也会传导到消费端,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效应形成合力,起到促进消费的作用。
其次,稳定和扩大就业。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已出台的扶持小微企业的税费政策基础上,今年初出台的针对小微企业更大力度的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就业方面作用巨大。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增添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内生动力,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改善。
记者:您对落实好减税降费工作有什么建议?
张斌:减税降费的实质是政府与市场之间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既是当前形势下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的必然选择,更是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下,在资源配置领域,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将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我认为,落实好减税降费工作,一是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做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工作;二是地方政府应对税收任务进行相应调整,避免出现征“过头税”和增加社会非税负担的情况,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根;三是要高度关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对地方政府,尤其是不同地区基层政府财政运行的影响,制订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案,加大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做好保运转、保基本公共服务等工作。
本文转载自 中国税务报,2019-4-10
责任编辑:李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