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 首页/ 学者观点/

刘蓉: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税政策和改革

时间:2024-03-11

2024年3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论坛2024年第2期(总第10期)——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政政策”在线上顺利召开。西南财经大学地方预算审查监督研究中心主任刘蓉教授受邀作为本次论坛的研讨嘉宾,指出2024年预算报告提到要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其中财政金融协同作用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在此基础上,刘蓉教授进一步指出在财政与金融的协同配合下,中国的经济将有效、可持续地增长。下文整理自刘蓉教授在论坛上的发言。


马光荣教授对今年预算报告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从财政金融协同的角度分享一下我对报告的体会。我发言的题目是《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从预算报告看2024年财税政策与改革》。

一、2024年预算报告特点呈现

从财政收支看,我认为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2024年预算报告财政收支结构健康合理。

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增速快于非税收入。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37亿元,为预算的99.8%,比2022年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81129.36亿元,增长8.7%;非税收入35655.01亿元,下降3.7%。

从支出结构看,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现代化产业、扩大内需,支持科教兴国、自立自强,支持民生保障、乡村振兴,以及支持生态、外交、国防等。这些方面的支出确保了国家重点项目,特别是重大战略项目的顺利实施。

另外,预算报告中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基金收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大幅减少,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下降了9.2%,其中中央收入增长了7.1%,而地方收入下降了10.1%。这反映出在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局势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预算收支结构中的基金预算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次,预算报告提出2024年财政支出将成为积极财政政策或财政工作的重点,扩大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将是未来财政工作的一个重点。

第二,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

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了28.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超过1万亿。这将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提供财力保障,对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到了3.9万亿元,新增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达到了1万亿元,总额达到了4.9万亿元。在积极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政府债券目前发挥了主力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并实施一揽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方案,分类处置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从债务规模来看,1996年中国的M2只有GDP的1.06倍,到了2003年上升到1.63倍,2009年上升到1.78倍,2016年上升到2.08倍,2022年则上升到了2.20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M2增速快且量大。对此,我认为财政金融协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财政通过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而金融则通过适量发行货币来稳定债务以配合前项工作。这一协同配合可能有助于促进我国债务特别是今年万亿级别债务的顺利发行,同时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

从债务结构来看,今年将通过发行超长期国债来优化央地债务结构。今年新增的1800亿元财政赤字全部由中央负担,中央赤字占比为82.3%,属于近年来最高水平。这说明央地债务结构正在优化,在地方债化债的背景下,中央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发展责任,并通过债务来推动经济发展。

2023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达到了46.7%。在收入增速方面,地方国有资本的经营预算本级收入增长了33.6%,增速最快。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财政统筹能力正在加强,在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的背景下,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支撑财政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货币理论(MMT)认为政府债务具有重要的经济和金融功能,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发行债务来增加支出。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政府债务的情况,包括4.06万亿赤字规模、3.9万亿的地方专项债、1万亿新增不计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以及5000亿以上的银行货币工具(PSL)。由于央行购买政府债务,有中央信用背书的政府债务相对来说是没有上限的。现代货币理论广泛应用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不管它是否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承认,我们可以发现债务功能或传统理论正在被实践逐渐地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应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即货币政策应该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共同协同来实现稳经济和稳债务的目标,而稳债务也是为了稳经济。

第三,财政政策适度加力、减税降费精准有效。

一是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主要体现在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政策工具,提质增效主要体现在优化财政管理、加强政策协同、提升财政政策质效,这是近两年财税金融政策协同的一个特点。在2023年和2024年,财政政策聚焦教育、现代产业构建、社会保障等方面,重点要支持经营主体的纾困发展、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减税降费精准有效。今年预算报告并没有提出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措施。在财政收支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中财政支出和政府债务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减税降费则呈现适度收缩的特点。预算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政策方向是结构性减税,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领域。在过去五年中,减税降费政策提法不断变化,主要特点是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目前,大规模减税降费仍在继续实施,我们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未来,减税降费政策将更加精准地支持国家科技和制造业的发展。

二、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未来方向

从预算报告看未来财税政策与改革,在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基础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坚持预算过紧日子。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扛在肩上,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从预算报告来看,今年养老保障和退休金标准都有适度增长。

2.增强财政汲取能力。随着数字中国和数字政府的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于财政收入组织上,通过应收尽收的精准化提高财政可持续能力。这并不意味着要增加宏观税负,而是要确保收入管理更加有效。

3.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在预算管理方面,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人大和中央人大的预算审查工作。今年预算审查的重点是提升预算管理效能,包括地方债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监督等方面。地方政府财政各级部门将主动接受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工作。

4.深化省以下改革。未来的改革可能会通过深化省以下财税体制改革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关系,尤其是重视基层财政例如地市与区县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目前尽管在国家和财政部的努力下,“三保”工作基本稳定,但基层特别是县级的财政困难情况仍然存在。未来需要优化开发区的财税政策支持,提高市级重点开发区的造血能力和发展能级。

5.债务结构优化。关于未来的债务方向,在财政金融协同的背景下,预算报告也提出,未来会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的国债。因此,我预计债务规模会扩张,但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在财政稳经济、货币稳债务的协同配合下,中国的经济将有效、可持续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