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马光荣,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博士,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世界银行咨询顾问,曾任杜克大学、斯坦福大学、世界银行研究部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财政学、发展经济学、预算管理。著有《转轨中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企业的视角》,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中国经济学博士论文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电子邮箱:grma@ruc.edu.cn
基础设施、税收竞争与企业税负——基于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视角,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09)
行政区划壁垒、边界地区公共品提供与经济发展,金融研究,2022年第8期
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工信财经科技,2022年第3期
采矿业繁荣与公共品提供,经济评论,2021年第6期
激励与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动因,世界经济,2021年第9期
解码资源地区经济发展:机制演变及展望,经济学家,2021年第9期
我国农村低保的瞄准偏误与精英俘获问题,工信财经科技,2021年第8期
蛋糕怎么分:度量中国财政分权的核心指标,财贸经济,2021年第8期
"Place-based Policies, State-Led Industrialis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s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Programme" ,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20, 123, 1-2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挤出了中小企业贷款吗? ,经济研究,2020年第3期
宏观经济稳定与国有经济投资: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管理世界,2019第9期
分税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金融研究,2019第8期
中国财政分权的成就与代价:地方激励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的测算及其潜在影响 ,税收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
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家庭可见性支出的影响 ,财贸经济,2018年第11期
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的测算及其潜在影响 ,税收经济研究,2018年第6期
分税与转移支付结构:专项转移支付为什么越来越多? ,管理世界,2018年第4期
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评论,2018年第2期
《中国分省企业经营环境指数2017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12月
减税能否提振企业绩效 ,学术月刊,2017年第10期
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贷款 ,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
大学扩招如何影响高等教育溢价? ,管理世界,2017年第8期
宗族文化与男孩偏好 ,世界经济,2017年第3期
分税与转移支付:均衡地区发展的策略选择 ,管理世界,2017年
"Hayek, Local Information, and Commanding Heights: Decentraliz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 (with Zhangkai Huang, Lixing Li, and Colin Xu),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7, 107(8): 2455–2478.
"Do Rundefinedamp:D tax incentives work?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 , (with Junxue Ji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 46: 50-66.
"Personal Income Tax Reforms and Effective Tax Functions in China” , (with Rong Li), FinanzArchiv/Public Finance Analysis, 2017, 73(3): 317-340.
"Accounting for China’s Saving-Investment Imbalance from 2002-2008″ ,(with Jianwei Xu and Panpan Yang),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17, 63(2): 234-252.
地理、高铁与信息:来自中国IPO市场的证据 ,世界经济,2016年第10期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财政转移支付会产生“粘蝇纸效应”吗—来自断点回归的新证据 ,经济学报,2016年第9期
土地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 ,管理世界,2016年第8期
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 ,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
转轨中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微观企业的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
"How Large is the Local Fiscal Multiplier? Evidence from Chinese Counties” , (with Qingwang Guo and Chang Liu),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6, 44: 343–352.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Local Fiscal Response to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 China” , (with Chang Liu),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2016, 23: 854–874.
中国企业经营环境:差异、变迁与影响 ,管理世界,2015年第12期
转移支付与政府扩张:基于'价格效应'的研究 ,管理世界,2015年第7期
理解中国的经常账户失衡:2002-2008 ,世界经济,2015年第2期
“A Springboard into Politics: Do Chinese Entrepreneurs Benefit from Joining the Government-Controlled Business Associations” , (with Oliver M. Rui and Yiping Wu),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5, 36: 166–183.
“Government Size and Tax Evasion: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Lixing Li), 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5, 20(2): 346–364.
“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Effect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What the Micro Data Say” ,(with Shi Li and Jianwei Xu),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 2015, 33(3): 488–498.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 ,经济研究,2014年第11期
金融契约效率、企业退出与资源误置 ,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制度、企业生产率与资源配置效率 ,财贸经济,2014年第8期
银行授信、信贷紧缩与企业研发 ,金融研究,2014年第7期
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政府规模、地方治理与企业逃税 ,世界经济,2012年第6期
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中国大饥荒对健康的长期影响 ,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创业 ,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财政分权、经济开放与中国的地方保护 ,南方经济,2011年第1期
财政分权、政府目标与公共品提供 ,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
中国式分权、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第1期
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022年4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和政府债务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财政政策论坛2022年第1期”成功举办。马光荣教授作为本次论坛的研讨嘉宾,作了主题为“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言,他从中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出发,针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三个问题发表了看法。从两个指标看2021年的财政政策取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总基调一直是“积极的”,但每年的“积极”程度有较大差异,这首先就可以从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修饰词上一窥端倪。从2018年的“聚力增效”,到2019年的“加力提效”,再到2020年的“更加积极有为”,再到今年的变化,实际上都反映了各年份财政政策取向的调整。当然,调整的幅度有多大,我们也可以从预算数字上可以得到更为清晰的答案。但是选用何种指标,实际上有多个维度,不同维度反映的财政政策积极程度有所差异。今年预算数字呈现的财政政策是“高赤字规模”、“低支出增速”,两个指标看似矛盾,恰恰蕴含着“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两个修饰词的深意。国有企业如何为国家财政做贡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应对减税带来的收支缺口,要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财政的比例。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们仍然有较高的国有经济比重,国有企业在2018年实现了2.5万亿元的利润(不含金融类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股东是政府,因此除了像民营企业一样缴纳各项税收外,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也天经地义应向政府分红,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民营企业的利润向私人股东分红,那么如果国有企业利润不向政府分红,事实上也违背了竞争中性的原则。今年财政政策加力的幅度有多大?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且“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总基调一直是“积极的”。但是“积极”力度是有差异的,这首先可以从修饰词上一窥端倪。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今年的修饰词则改从“聚力”改为“加力”,显然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将提升。但加力的幅度有多大,我们需要从预算报告的数字去量化。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制度:迈向全国统筹的第一步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并且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今年中央收取3%统筹调剂,以后还会有所提高,以弥补有些省养老金可能会发生的不足”。按照十九大的部署,建立中央调剂制度,是迈向真正全国统筹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