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代志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法国里昂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领域包括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行为财政学。在《European Economic Review》、《Theory and Decision》、《Management Science》等期刊发表论文,代表性学术成果包括《Ambiguity on audits and cooperation in a public goods game with sanctions》、《The Efficiency of Crackdowns: A-Lab-in-the-Field Experiment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s》、《Cheating in the Lab Predicts Cheating in the Field! An Experiment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s》。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披露,内生性税务稽查与企业纳税遵从”、中国人民大学面上重点项目“稽查政策:理论与实践”、社科重大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征管模式研究”等十个科研项目。获得法国实验经济学会首届最佳论文奖、国家留学基金委 “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等奖项。参与和组织多个国际和国内知名学术会议、论坛,受邀于德国Max-Planck Institute for Tax Law and Pubic Finance, 加拿大Concordia 大学, 人民大学, 上海交大, 西安交大,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进行讲座。
电子邮箱:dzxruc@ruc.edu.cn
落实乡村振兴领域绩效评价的数字信息化监管,财政监督,2024(21)
税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在逻辑、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财政科学,2024(07)
税收政策如何支持“以旧换新”,中国税务,2024(06)
中国式现代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之路,财政监督,2024(05)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财税改革探析,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05)
行为助推对纳税遵从的促进效应研究,管理世界,2023(06)
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实践路径,经济学家,2023(05)
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税制改革研究,财政科学,2023(03)
劳动经济学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02)
浅析稳经济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的完善,税务研究,2022(09)
税收遵从视角下税务档案数字化管理探析,档案学通讯,2022(03)
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制度与政策研究,财政科学,2022(01)
数字财政:如何赋能财政治理现代化?,财政监督,2022(01)
立规矩明底线 平台经济步入强监管时代,财政监督,2021(11)
行为财政学:方法和实践,财政科学,2021(07)
完善治理体系 加快数字化发展,财政监督,2021(02)
大数据助力财政监管的可行性研究与建议,财政监督,2020(08)
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税收遵从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财政监督,2020(06)
税收遵从研究的自然随机实地实验法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04)
稽查政策机制设计:一个实验经济学视角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10)
Ambiguity on audits and cooperation in a public goods game with sanctions , with Hogarth, R.M., Villeval, M.C.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74 (2015)146-162
The Efficiency of Crackdowns: A-Lab-in-the-Field Experiment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s , with Galeotti, F., Villeval, M.C. Winner of the best paper award of AFSEE 2015, forthcoming in Theory and Decision
Cheating in the Lab Predicts Cheating in the Field! An Experiment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s , with Galeotti, F., Villeval, M.C. forthcoming in Management science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与路径逻辑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这是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举措。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这轮财税改革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这一系列部署集中应对了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基层财政乏力等问题,并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出了具体路径。在国家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时期,这轮财税改革的任务不止于解决短期问题,还意在夯实国家治理基础。从“小而美”数据看经济“稳”与“进”
近期发布的一系列诸如增值税发票数据、用电量数据、货运量数据等“快而优"“小而美”的数据,从多个维度呈现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需处理好三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表层呈现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深层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本质上讲,是通过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实现与外部市场有机衔接的市场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这些深层次矛盾制约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因此,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完善经济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健全财税政策促全面绿色转型
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并从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绿色税制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点明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财税思路。为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要求,我国的绿色财税政策体系建设仍要在全面性、协同性、导向性以及渗透性方面持续发力。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财政治理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在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根本性地位。《决定》基于问题导向,聚焦我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现行财税体制问题,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行科学把握,旨在通过预算管理、税制优化以及财政关系调整来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财政治理体系,实现财政资金的精准分配、税收政策的精准调控、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的精准协调,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壮大县域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6月14日,《中国县域经济报》在头版刊发《三级联动战“三百”——湖北各地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情况综述》,介绍湖北各地落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读罢此文,湖北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魄力、手段,令人赞叹,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大数据助力财政监管的可行性研究与建议
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数据要素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中央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地政府都在加快5G、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总结了当前各地财政部门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财政监管领域时存在的不足,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大数据助力财政监管高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发消费券也要考虑一些负面效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日前,31省一季度GDP数据出炉,除了西藏唯一实现正增长之外,其他省份均为负增长,其中湖北地区毫无意外受疫情影响最大,第一季度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9.2%。基于此,4月17日,中央对经济工作部署了新的举措,提出了“六保”要求——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立法之道
法律的一大特点是其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能给人民一个确定的预期。比如中美贸易战,有专家提出观点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前和之后相比,其实税率是一样的,仅从税率来看,加入WTO之后并没有享受更多的优惠,那么为什么加入之后贸易额会大幅度提升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加入WTO之后,中国不需要每年经过美国立法机构确认是不是其最惠国,因为根据WTO的相关规定,中国自动享受最惠国待遇。但是加入之前这个程序每年都要走一遍,这时候就有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企业不敢放开手脚去投资,万一不能享受最惠国待遇了呢?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定性这个特点对法律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法律不能朝令夕改。大学就业率造假,还是“囚徒困境”惹的祸
又到一年毕业季,这两天有个话题开始热了起来。2019年5月10日,教育部发通知,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学位证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通知要求“四不准”:“①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②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③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④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减税的艺术”:纳税人行为分析
2018年10月28日上午,人大重阳思想沙龙第36期“中国减税之辩”在北京文化大厦顺利举行。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和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组织10多位著名财税专家和业界精英进行圆桌讨论,深入分析政府减税原因,探索减税之道,审视减税效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助理教授、财税研究所研究员代志新参与了讨论并发表如下观点。